毛澤東誕辰123周年 愛國教育代代傳承各地群眾凌晨冒雨緬懷
26日凌晨,韶山上空飄落著小雨,毛澤東廣場卻人聲鼎沸。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3周年,各地群眾在凌晨冒雨緬懷主席。
一枚佩戴近五十周年的主席胸章
24日,居住在北京的吳志印起了個大早,行囊里裝著給主席慶生的物品,臨行前謹慎的再檢查一遍。口袋里揣著北京至湘潭的火車票,和4個老友一起去北京西站乘車。
15個多小時的火車,到達湘潭便是凌晨近4點,天亮后再轉車韶山。本應勞累的行程,卻因離偉人故里越來越近而興奮起來。“這是我第三次給毛主席慶生,我已經60歲了,不知道還能來幾次。”
25日下午晚上10點,吳志印便和老友們來到毛主席廣場,雖然已經來過幾次,但吳志印依然心潮澎湃。給毛主席銅像獻上花圈,拉上給毛主席慶生的橫幅,吳志印忙活得很有勁。
“我感覺給主席賀壽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毛主席應該被記住。”雖然已經來過幾次,吳志印還是驚訝于這番盛況。“我很崇敬毛主席,我這枚毛主席胸章是1969年買的,一戴就是這么多年”
吳志印的這枚胸章戴了近五十年,但毛主席的頭像依然清晰可見。在吳志印看來,這枚胸章雖然會因為更換衣服被摘下來,但在心里從未摘下來過。
愛國教育代代傳承
12月26日給毛主席慶生,對于24歲的湘潭人陳素素來說,這已經成為家里的習慣。以往都是家里拜主席像,或是在湘潭的東方紅廣場慶生。而今天,陳素素和幾個朋友一起開車來到主席的家鄉。
“雖然我沒見過毛主席,但一直都在學習關于毛主席的歷史、思想、文學,是毛主席幫助我們翻身做了主人,我很崇敬他。”雖然是九零后,但學校的愛國教育讓她了解到這位偉人。
來自株洲的王丹,從孩子能走路開始,便帶著來韶山給毛主席慶生,今年已經是第六個年頭。王丹的孩子是標準的零零后,每年一到12月份,便算著來給毛主席慶生。
“孩子特別崇拜毛主席,這都是他爺爺從小灌輸的功勞。”說到孩子的懂事,王丹表現得很高興。愛國、尊重領袖的傳統,在王丹的家庭里,會這樣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文明賀壽 主席故里天朗氣清
26日凌晨,我們來到毛澤東廣場,雖然群眾數量多,但和往年有著明顯的區別。
“我們往年都會放鞭炮,開車來給主席慶生。但今年政府給我們提供鮮花,而且景區里有免費的換乘車輛,現在韶山的環境都變好了。”劉建國是韶山本地人,每年都會來給主席慶生,看到了家鄉這些喜人的變化。
早在12月16日,韶山市人民政府發表《致廣大市民的公開信》,針對往年毛澤東主席誕辰紀念日期間,集中燃放大量煙花會污染環境,危害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安全隱患和大量垃圾,以及大量汽車短時間匯集核心景區造成交通擁堵,提出“讓我們每個人都做‘禁燃’和‘綠色出行’的踐行者、宣傳者和監督者”的理念。
據悉,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3周年當天,在韶山游客換乘中心、毛澤東廣場、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前坪等地,均設立免費領花處,引導群眾通過敬獻鮮花的方式表達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敬仰之情。韶山還積極引導群眾采取步行、乘坐換乘車輛進入景區,營造文明、暢通、安全的交通環境。
沒有煙花爆竹、香燭紙錢,告別交通擁堵、人困車乏。毛澤東同志誕辰123周年,偉人故里韶山一片天朗氣清。(曾璐 實習生 李芳森)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