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4時,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
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干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快訊: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干線客機C919,5日15: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安全落地,首飛成功。
快訊:中國商飛董事長、黨委書記、C919大型客機項目總指揮金壯龍宣布,C919大型客機首飛任務圓滿成功。
快訊: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干線客機C919,5日14:01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
C919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我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5日14時許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
記者從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C919首飛預計將持續1個多小時,飛機巡航高度約為3000米,巡航速度約為300公里/小時。首飛任務完成后,飛機還將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C919的全稱是“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國商飛公司的英文名稱簡寫,“C”既是“COMAC”的第一個字母,也是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第一個字母,體現了大型客機是國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第一個9寓意“天長地久”,19寓意C919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190人。
C919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凝聚了國內最優秀的設計人才和工程人才,針對先進的氣動布局、結構材料和機載系統,研制人員共規劃了102項關鍵技術攻關,包括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設計、主動控制技術等。
相關鏈接:康元麗:C919有三大技術亮點
百年飛天夢,十年磨一劍,距離夢想成真的一刻真正開始了倒計時。
中國商飛公司5月3日發布消息稱,綜合各方面因素,國產大型客機C919將于5月5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如天氣條件不具備,則順延。
國產大型客機C919將于5月5日首飛國產大型客機C919停放在中國商飛公司試飛中心祝橋基地機庫外(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從2007年國家對大飛機項目立項到2008年C919名稱發布,從設計圖紙到2015年底的總裝下線,這架飛機從無到有,承載了億萬國人對中國航空事業的期待。
如今,“如果”,就將成為現實。
為保證國產大飛機C919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九妹”采用了大量的新技術,以保證C919飛機的綜合性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同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競爭時,不至于處于下風。對此,新華網記者專訪了北研中心多電綜合設計專業能力副總師、多電綜合研究部技術負責人康元麗。康元麗介紹,國產大飛機C919主要有三大技術亮點。
首次自主設計超臨界機翼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C919的機翼設計采用了超臨界機翼。與傳統機翼相比,超臨界機翼可使飛機的巡航氣動效率提高20%以上,進而使其巡航速度提高將近100多千米/小時。
與此同時,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標準來設計傳統機翼和超臨界機翼,超臨界機翼的整體阻力比傳統機翼要小8%左右。采用超臨界機翼還可以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增大結構空間及燃油容積。
先進材料首次在國產民機大規模應用
在新材料方面,C919采用鋁鋰合金、復合材料等先進材料實現飛機減重、增加使用壽命的目標。C919的第三代鋁鋰合金材料用量達到8.8%,先進復合材料用量達到12%。
中國商飛還開展了復合材料結構總體優化設計、主承力結構強度分析及試驗、主承力結構適航驗證技術、復合材料大尺寸和大厚度零件設計技術、鋁鋰合金焊接整體壁板結構的耐久性/損傷容限分析與評估方法研究、鋁鋰合金的相關參數試驗、機翼梁肋典型結構件的試驗驗證和分析評估等關鍵技術攻關。
C919裝配先進的機載系統和發動機
C919采用了先進的機載系統和發動機,比如高度模塊化和綜合化的航電系統、帶包線保護功能的全數字電傳飛控系統等,全新的LEAP-1C高涵道比發動機采用了一體化推進系統設計方式,經濟性能更好。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