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它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石刻、甲骨、青銅器等文字和圖案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是記錄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極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讓少年兒童近距離了解拓片技藝的制作流程,泰安市博物館于8月4日上午開展了“走進非遺—岱廟暑期傳統拓片體驗活動”。通過提前報名形式,50余名孩子和家長參加了此項活動。
“拓片體驗”活動是泰安市博物館推出的一個新的社教活動項目,為做好本次活動,工作人員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是活動方案的制定及策劃實施;二是硬件準備:手工制作了拓包近30個,購買了宣紙、墨汁、鬃刷等工具;三是PPT課件及視頻的制作;四是場地準備。
活動共分為參觀展廳認識拓片、觀看PPT了解拓片、講解用途示范教學、動手實踐制作拓片四個環節。在導游員的帶領下,孩子們首先來到東御座配殿參觀了《泰山石敢當拓片展》,從直觀上認識什么是拓片;隨后在大會議室舉辦了《拓片制作》的專題講座,博物館副館長陶莉從拓片的產生、種類、價值及詳細的制作步驟向孩子們進行了講述,并觀看了拓片制作整個過程的視頻,從印象上了解拓片的制作流程。親手實踐制作環節是在岱廟石刻園舉行,在工作人員手把手的教學和指導下,孩子們認真仔細地上紙、捶拓、上墨,情緒高漲,積極互動,樂此不彼的沉浸在拓片制作的歡樂中,黑白分明的一張張拓片就制作成功啦。短短的兩個半小時的拓片制作課,給孩子和家長不僅帶去制作歡樂,同時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的魅力和傳承。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家長們對此次活動的開展給予了很高評價,紛紛表示,希望泰安市博物館多舉辦此類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多角度地認識拓片這項傳統技藝,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了解中華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對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起到積極作用,引導他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聯系起來,形成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也使泰安市博物館在開展社教活動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對下一步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和文化承載功能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