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煙臺歷史文化講堂“鋦藝”——傳承在指尖上的古老技藝講座在我館一層大廳成功舉辦。雖然下著大雨,但仍擋不住眾多鋦藝愛好者前來參與。
講座將邀請知名“鋦瓷匠人”李勇,為大家教授老手藝——鋦瓷。李勇是第四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煙臺市代表,膠東地區傳統鋦瓷非遺傳承人,南京藝術學院一品堂客座講師。現場,李老師講述了鋦瓷技藝的由來和歷史變遷,展示了鋦瓷工具并現場演示鋦瓷技藝。“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這句歇后語就是從鋦瓷這一行當里出來的,通過李老師的講解與演示,現場觀眾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時代在變遷,人們的審美觀念在更新,缸不用了,鍋漏了、盆壞了扔了換新的。漸漸地,鋦缸補鍋匠便沒了用武之地,老工匠們的手藝正面臨逐步衰退、消亡的危險。鋦瓷是我們的先民千百年來生活的證物,每件鋦器身上除了具有器物本身的時代信息以外,它的鋦補工藝的特征、優劣、鋦釘的大小、材質、形態、工藝、價格以及器物的所屬、傳承等等,留下了同期器物所不具備的豐富多彩的信息。鋦補這項民間手工藝在中華大地歷盡數千百年傳承,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賦予了鋦器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價值,具有濃郁的民族性藝術特征。鋦藝包含著文化信息、觀賞價值、研究價值,理應受到珍惜。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