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謝鵬要出警,14歲的兒子三分鐘內連續打了五個電話,接連被掛掉。謝鵬系上出警腰帶,伴隨著閃爍的警燈趕赴現場,處理完警情才騰出手來回一個電話。
五一4天假期,公安民警是如何度過的?5月1日,記者跟隨濟南六里山派出所的民警,巡邏、接警、出警,體驗了一次別樣的“假期”。
街面巡邏:指定位置“閉著眼睛”就能到
5月1日一早,記者來到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六里山派出所,這里的民警早已投入工作,院內的警車“整裝待發”。
對于民警來說,假期與平日并無不同。巡邏、接警、出警、人員核查……他們像往日一樣,忙而有序。
上午9點,記者跟隨民警謝鵬和輔警蘇帥開始巡查工作,任務是在轄區主次干道巡邏,發現突發情況及時處置,同時到轄區廣場、小區宣傳掃黑除惡、防范電信詐騙等。
“打擊違法犯罪,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公安機關的職責,同時,宣傳教育和防范也是我們的工作。”謝鵬說。
玉興路、七里山路、英雄山路,假期第一天,街面上的人并不多,記者隨車巡邏并未發現特殊情況。
隨后,記者跟隨民警來到祥泰廣場,在這里,不少老人正帶著孩子在廣場上玩耍。“這是掃黑除惡的宣傳單,遇到問題及時向我們公安機關舉報。”謝鵬上前跟市民說。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謝鵬還提醒:“如果接到類似轉賬等電話,不要輕易相信。”
“現在社會安定啊,還是辛苦了你們,真是謝謝孩子們。”一位老人笑著說,十年前她差點被人騙了八萬,幸虧當時問了民警,“他們做壞事給你們添麻煩啊,以后我們上年紀的一定小心。”
隨后,記者跟隨民警來到轄區一大型商場巡查,“轄區里有一家公立醫院,一家娛樂場所,一家大型商場,整個巡邏需要40分鐘,每天上午2小時,下午2小時。”謝鵬說,對于轄區的情況他早已了然于心,如遇突發情況,更快更準確地到達指定位置有利于警情的處理。巡邏結束,民警回到所里,短暫休整一下,繼續投入工作。
警情就是命令:每一個都要第一時間出警
“叮玲玲!”六里山派出所的接警設備傳出一陣急促的聲音,輔警張順義接起電話,得知有市民報警,在轄區土屋路附近,一名乞討人員穿梭在車流中,向過往車主乞討。
“走!”記者還沒反應過來,謝鵬和輔警蘇帥已經系上了出警腰帶,攜帶好出警裝備即刻動身,記者趕緊跟上。
兩分鐘后,記者跟隨民警到達現場,在附近巡查并未發現該乞討人員。“之前我們接到過同樣的警情,找到過這名乞討人員。”謝鵬說,此人不僅影響了車主通行,還容易引發事故,于是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最終勸離。“這次他可能看到人報警自己躲起來了。”
匯報情況后,民警返回派出所,沒等坐下,電話又響起,一名女子報警,自己9歲的孩子上完廁所不見了。
沒來得及喝口水,謝鵬立即準備趕赴下一個現場。幾分鐘后,警情取消,孩子找到了,謝鵬絲毫沒有被這一“折騰”抱怨什么,反而是放下心來給兒子回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有些著急,詢問是什么樣的警情,有沒有危險,謝鵬卻嫌兒子問得多,掛了電話心里卻有點暖。
沒等著細細回味溫情,警情又來了。在轄區某小區,有人報警稱幾名人員上門找業主清洗油煙機,涉嫌詐騙。落實情況后,謝鵬和蘇帥再次來到現場。
到達現場后得知,幾名人員未經小區物業通知,擅自挨家挨戶推銷清洗用品,引起居民投訴,物業“控制”住了其中一人并報了警。
謝鵬檢查了清洗用品的合格證,并對該人員的身份信息進行了備案,同時告知其未經允許不能私自在小區內推銷。涉事人員很快認了錯,稱自己存在僥幸心理,不會再做出此類行為。
“不管事大事小,我們必須到現場。”謝鵬說,情感糾紛、鄰里矛盾、人員核查,看似瑣碎的出警工作,要求卻從一而終的嚴格。“有些事雖然不是公安機關的管轄范圍,但我們還是要盡力調解。”謝鵬說,警情就是命令,雖然也有很多無效警情,但作為一線民警,他們需要以最快速度奔赴現場。
隱藏的匕首:一般警情背后也可能是兇殺案
48歲的謝鵬從警已有25個年頭,他認為,派出所民警是危險系數最高的行業。“因為不管什么警情,夫妻吵架也好,斗毆打架也好,都有很大的不可預見性。”謝鵬說。
思緒被拉回到一次案件。這天,謝鵬接到轄區居民報警稱,聽到鄰居一名女子在喊“救命”。謝鵬說,本以為是普通的夫妻吵架,他帶領一名輔警來到現場,根據報警市民提供的位置來到這戶人家門口。“沒事,我們夫妻吵架了。”門后傳來一名男子的聲音,似乎印證了謝鵬的想法。
謝鵬示意男子打開門,但男子稱自己的妻子正在洗澡,不需要民警處理。正是這一舉動引起了謝鵬懷疑,他當即表示他們可以等待,等女子洗完澡后開門說明情況。等待期間,謝鵬本能的警覺驅使他在小區內巡查,看有無可能逃離的路徑,而后他大聲告知如再不開門將找開鎖公司進入。之后,女子真正的丈夫回了家,謝鵬告知情況后,女子丈夫趕緊打開了門。
“開門后屋里站著一名男子,雙手背在身后,我示意女子的丈夫繞開他去查看情況。”謝鵬說,他猜測男子手中拿著武器,早就有所防范,等女子丈夫進屋查看時,男子突然奪路而逃。一瞬間,謝鵬扼住了男子的手腕,手中的匕首掉在了地上,他翻身將男子控制。同時,屋內傳來聲音,女子已經不幸身亡。
“經過審查,男子是一名快遞員,因欠了外債入室搶劫,女子呼救時,他情急之下行兇。等我們到達現場,他為了掩蓋就謊稱是夫妻吵架。”謝鵬說。
看似一般案情,背后卻是一起刑事案件,而這樣的危險并不是個例。“受一些因素影響,一起普通的糾紛也可能動刀子,而出警過程中這種情況是不可預見的。”謝鵬說,他們必須做好準備,不管事態如何演變,既然出了警,就要負起責任。
不是假期的假期:每一天每一秒警燈都在持續閃爍
談起家人,謝鵬的心里多少有些愧疚。自2003年11月來到派出所,他已經度過了15個五一節、16個春節,無一例外的是,每個假期他都堅守在工作崗位,陪伴家人的時間大大縮水,用他的話說,“一半心思在工作,另一半在待命。”
“365天24小時”,謝鵬說這是民警的要求,手機不能關機,關健時間不能離開本地,必須保證“隨叫隨到”,這么些年來,他一直堅持著。
妻子在懷孕時曾抱怨過,兒子想旅游也停留在構想上,謝鵬卻說,他只能不斷安慰家人,慢慢的,妻子給予了更多理解和關心,兒子也慢慢長大懂事。“他給我打電話是擔心我,我知道。”這個七尺漢子流露出了一絲感傷,“但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我們身上肩負的是人民群眾的安全,我們不能怠慢。”謝鵬說。
晚上8點,閃爍的警燈在夜色中更加光彩奪目。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里,這樣的警燈并不“孤單”,沒有假期的閑暇和愜意,他們用一份責任,守一方寸土,保一方平安。
大廳內,幾名民警揉了揉眼睛,依舊專注于工作。謝鵬說,不僅是這個節假日,其他節假日,包括未來的節假日,他們的信念不會動搖,絕不負“人民警察”的光榮稱號。
民警故事當過散打冠軍的他也曾累倒在崗位上
每個民警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謝鵬也不例外。他曾是一名訓練有素的軍人,體格健壯,拿過散打冠軍。從警后,在一次次危險的任務中,他都一一化解。
曾有一次,他接警去處理一場工地糾紛。執法過程中,一方情緒激動,將“火氣”撒到了謝鵬身上。“當時一共有幾十個人吧,我們這邊就我和一位輔警去處理,因為一方在要賬時打砸了另一方,這觸犯了法律,于是我們依法傳喚,但遭到了阻攔。”謝鵬說,其中有人想襲擊他,他反手將其摁在墻上控制住,見有人想上前,他一邊警告對方,一邊將企圖襲警的人死死控制住,在壓倒的氣勢面前,想要上前的幾個人有些猶豫,隨后增援民警趕到,將鬧事者帶回。
即便體格和魄力如此驚人,謝鵬也和許多民警一樣倒在過一線。“當時是審一個殺人案,雙方持械斗毆,一死兩重傷,我們抓住嫌犯后緊接著審查,24小時沒合眼。”謝鵬說,在高壓的工作中他突然心臟絞痛,倒在工作崗位上,同事見狀急忙撥打了120。“我醒了才知道被送去了搶救室,心臟供血不足。”謝鵬說,從鬼門關走一遭并沒有影響他,反而是提醒他,擁有一個更加健壯的身體才是繼續工作的保障。
“從那以后我比平時更加積極的鍛煉,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把速效救心丸裝在瓶子里隨身帶著。”謝鵬說,就是這一舉動,自己雖然沒用上,在執行任務中卻救了不少老人。
“干民警的,出警任務的危險是一方面,更容易忽視的是在日常工作中積勞成疾。”謝鵬說,他希望所有民警都能安全完成任務,同時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身體。
(生活日報記者 李震)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