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紅色故事詮釋初心使命
——“紅動齊魯”山東省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威海賽區復賽側記
來自全省16市的優秀選手,3天的激烈比拼,119個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7月28日至30日,“紅動齊魯”山東省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威海賽區復賽舉辦。用乳汁救治八路軍傷員的沂蒙“紅嫂”、全心護衛八路軍后代的膠東“乳娘”,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淵子崖村村民……隨著選手們的精彩講述,一個個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一個個紅色故事,詮釋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次比賽,選手們講述的故事很新穎,有不少是第一次挖掘整理出來;故事切口小、更注重細節,選手們的講述感情充沛、直抵人心;題材豐富,人物眾多,覆蓋面廣,基本能夠反映山東抗戰可歌可泣的歷史。”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許多專業講解員,講的還是自己最熟悉的故事,但每一次講解,仍然都會受到深深的感動。伴隨著悠揚舒緩的背景音樂,來自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的單雅莎講述了一位紅色乳娘的故事。“乳娘”是威海人人傳誦的紅色故事,膠東育兒所更是威海重要的紅色文化資源。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員養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且無一傷亡。因為了解這一歷史,更深深被其震撼著,單雅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乳娘”作為自己的參賽作品。
今年只有14歲的滕州市育才中學的學生王業皓,講述了鐵道游擊隊創始人洪振海的故事。“洪振海在我們那里家喻戶曉,這次我自己也做了功課,查找了很多資料。”王業皓說,參加比賽對自己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通過準備比賽,對自己的家鄉更加了解,更加熱愛。
有些參賽選手講述的是自己親人先輩的故事,體現出濃厚的家國情懷。棗莊市交通局職工謝峰以《紅色薪火,傳承運河》為題講述了他的太姥爺領導當地百姓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跡;沂源縣實驗小學學生唐于然講述了《我太外公擊斃了鬼子少將》的故事;威海高區一小學生孔令璋講述了太姥爺《智擒漢奸》的故事。他們都表示,先輩的事跡催人奮進,自己有一種天然的自豪感,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一段段的紅色故事講給自己的后輩聽,講給更多的人聽,讓先輩的事跡代代傳下去。
在文稿撰寫和講述方式上,許多選手也是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費縣縣委黨性教育工作辦公室的參賽選手李聰從講解員自身角度出發,用日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講解員的感受。李聰坦言:“我希望這種帶入式的講述方式,可以引起更多人共鳴,將先輩們的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比賽已經結束,一個個紅色故事似乎依然在耳畔回響,這是革命先輩留下的超越時空的記憶與感動。“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這次比賽將激勵著大家把紅色故事講得更好、更完善,讓紅色文化資源活起來、動起來,實現了紅色文化資源在當下的落地。”比賽評委、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徐艷玲說。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