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箵粢咔橹?,無數家庭整建制出擊:他們是親人,是戰友,危難面前,同心同行,相扶相依;他們把小家融入大家,把家庭夢融入中國夢,為戰勝疫情貢獻最美“家力量”。日前,山東戰“疫”最美家庭發布,10組家庭入選。從今日起,本報刊發他們的感人事跡,敬請關注。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在抗疫戰斗中,有許多家庭以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健康,同堅守、共奉獻,貢獻“家力量”,同心為國安,不斷詮釋著“最美家庭”的內涵。
長大后我就成了您
17年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門診部主任舒志榮,奮戰在抗擊非典的前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她的女兒、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病區副主任張繼東接過“接力棒”,堅定地走向一線。
2月8日22時,青大附院接到國家衛健委關于組建赴湖北醫療救援隊的緊急命令,要求單獨組建一支132人的援鄂醫療隊。張繼東作為醫療隊中比較年長的醫生,遇到危險性工作,如靜脈置管,穿刺抽血,取鼻咽拭子等都搶著去干。在年輕醫生進病房前,她都會事無巨細地指導他們,叮囑注意安全。在工作中她勇于擔當,雖幾經汗濕衣背,身體虛脫,險些暈倒在病區,仍然不言退縮,最終出色地完成救治任務。
雙醫家庭挑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35歲的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科醫生季宏志,第一時間申請馳援湖北。
2月13日,他跟隨山東省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奔赴黃岡武穴市。就在他到黃岡的第六天,進入正式臨床工作第一天,他的母親去世了。因疫情嚴重,怕因家事影響到整個醫療隊的正常工作,他把悲痛深藏在心里,擦干眼淚,繼續奮戰在抗疫一線。
季宏志的妻子張麗是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科醫生,工作中兩人比學趕幫,生活中共挑家庭重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張麗堅守崗位。婆婆走后,她默默踐行著對丈夫的承諾,跟家人料理老人后事。
你馳援 我堅守
1月25日,有29年重癥護理經驗的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重癥醫學科一科護士長丁敏主動請纓,奔赴黃岡。幾個數字便可展示她和戰友們的高強度工作:在一個尚未完工的醫院里,建起重癥病房只用了1天;高強度的救治、連軸轉的看護,她和隊員們每天只睡5小時;為減少無創通氣患者缺氧時間,一項20多秒的插胃管操作,她只用了8秒。
在丁敏戰斗的同時,同在醫院工作的丈夫姜濱堅守崗位。按照醫院部署,他帶領項目建設團隊,努力追趕被疫情延誤的工期。他還克服各種困難,承包家務,竭力照顧老人們。“疫情期間,我的父親得了帶狀皰疹,疼痛難忍,他接送并陪伴老人到醫院打針治療,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而這一切,直到我回來才知道。”丁敏說。
白衣執甲 傳承大愛
這是一個因共同醫學背景和志向愛好走在一起的家庭。丈夫劉清明是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一名公務員,妻子李雅慧是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保健科醫生。疫情發生后,劉清明加入省疫情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開啟“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
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李雅慧于2月20日隨隊馳援武漢。經過40天的晝夜奮戰,累計診療新冠肺炎確診病人157人。李雅慧援鄂期間,一家人都會在她休息的間隙視頻連線,讓她在云端感受家的溫馨。兩個孩子在疫情面前也快速成長起來,3歲的女兒逐步適應了沒有媽媽的日子,8歲的兒子能堅持每天自主學習。大愛無疆的精神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悄然播撒。
20噸水餃馳援火神山
疫情發生之初,作為山東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朱呈镕一直想為抗疫做點什么。由于春節放假,她安排人挨個打電話把本地員工叫回來,又以最快速度聯系購買肉、菜等原料,帶著71名工人加班加點,三天三夜趕制出20噸水餃。
2月2日下午,她連夜驅車14小時,行程1000公里趕到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讓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人民子弟兵吃上了熱乎乎的水餃。
在朱呈镕的影響帶動下,兒女、侄子、外甥等10余人選擇走進軍營,報效祖國,孫輩們也從小樹立起長大要當兵的理想。這次抗疫中,兒子趙躍得知朱呈镕要“逆行”送水餃到武漢,主動請戰,承擔起運輸車輛駕駛的任務。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