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嫁到山里時,是丈夫背著她,攀藤條爬天梯,手腳并用,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進了村,這也讓她擔驚受怕了一輩子。從那以后,今年92歲的蘭明秀就再也沒有下過山。
6月13日,在二道坪與斑鳩嘴之間的索道吊廂里,記者恰遇蘭明秀,這是她嫁進古路村以來第一次出村。她去女兒家玩了13天。老人雖然患有高血壓,但經不起家里人勸,終于嘗試了一下。“做夢也沒想到,我能坐索道進出村!”她說。
以前日子苦,褲腳磨破了,能補就補,實在不行就挽上一點,一條長褲最后穿成短褲。如今,國家政策好,不管大人小孩兒都過得很好。現在就是扔掉的衣服,以前都沒有享受過。更沒想能體會到坐索道這個滋味,坐觀光車也是人生頭一遭兒。
古路村,是一個典型的彝族村落,坐落于四川省漢源縣永利鄉,有100多戶,500多人。據當地人講,古路其實是“咕嚕村”的音譯。當地海拔1300米以上,山高路陡風急,村旁就是咆哮奔涌的大渡河。不只是大石,稍有不慎,滾到山下的,也有牛羊,甚至孩童。
這是一座近乎與世隔絕的村莊。2004年,當地政府拓寬了狹窄的騾馬道,雖然只有4公里長,但高差太大,異常險峻,進出村莊至少半天。為了盡快打通脫貧致富路,留住鄉愁,當地政府決定在保留騾馬道景觀基礎上,修建一條索道。
2016年,來自泰山“挑山工”的家鄉,山東泰建集團索道公司的工人們,歷時不到一年,修成了最大離地高度800多米、水平長度748米的高山客運、貨運索道,并打破常規,把貨運索道留給了當地的人民群眾。
“村民可以免費坐,老百姓的貨物也可以免費運,村里的經濟一下子活起來,我們真得是一步跨千年。”村黨支部副書記駱云蓮高興地說,“村民通過索道把石材運上來,蓋起了磚混瓦房,生活質量提高了。”
借助索道,古路村鄉村旅游發展起來,外地游客越來越多,2018年,該村成功實現脫貧。
“靠旅游,每年能增收4萬元!”55歲的申紹華頭一個在古路村頭建起了10個床位的小旅館。索道建成后,有一段時間,每周都能來一個大巴車的客人。他的客人來自北京、南京、廣州、成都等地,還有來自英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的。還有江蘇的老師專門帶著孩子們前來體驗彝家生活。
在他帶動下,這個村頭,還開起了“咕嚕巖農家樂”“古路彝家天梯飯店”。
6月13日,申其友一家正忙活著裝運物料過吊索,他告訴記者,三四噸的沙石,因為有了貨運索道,可以一次性運送進村。如果像以前那樣走騾馬道,需要雇用全村十多匹騾子,三天來回四五趟,光運費就得幾千元。現在村里正在改廚改廁,已經改了一半了,完工后可以拿到9300元補助。
一定程度上,貨運索道對村里的發展作用更大些。古路索道站李志站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塊39斤的空心磚,磚價1塊9毛錢,但是騾子馱上去,運費就增了5塊錢。但是用索道運輸,50塊錢能拉200塊磚,太省錢了!
尤其是2018年,古路村到斑鳩嘴索道站之間,修建1.85公里的柏油路的時候,挖掘機、壓路機就是通過貨運索道運上來的。那條急拐彎、階梯路的騾馬道,根本無法通行這些大型機械車輛。
在懸崖對面的二道坪,索道的這一邊,教了幾十年學,退休不久的向開強也開起了“向老師農家樂”。皇木臘肉、壇壇肉、石磨豆花等特色菜,讓游客大快朵頤。建設索道時,幾十名工人曾借住他家,至今印象深刻:“做事認真,敢于擔當。不管是下雨還是酷暑,不管帶班工長在不在施工現場,都一樣出工,一樣干活,這在當地可不一定做得到。”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索道公司的工人們,來到這里,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行路難。
據泰建集團索道公司副總經理徐帥介紹,2018年6月13日,兩年前的今天,他們完成了設備整裝驗收。回憶當年施工時的情景,他說,這里山高路陡、道路狹窄,大型機械車難以開到施工現場。
有一次,運送吊廂的車輛,遇到山洞,高度就差了哪么幾公分,死活過不去。無奈之下,先把車胎放放氣,又用上千斤頂助力,這才涉險過關。
從馬坪到二道坪,不過700多米的山路,卻是羊腸小道,卡住了索道工程的脖子。沒法,他們在兩地之間架起了一條貨運索道,運送工程物料。
因為工期緊,任務重,第一個吊廂走貨索時,體積過大,從下午6點一直干到12點多,遇樹砍枝,最終運過去。
在二道坪到斑鳩嘴之間,他們照例先架貨索,再修客索。千鈞重的鋼索,怎么飛越高山峽谷?他們利用無人機,先放細繩再換粗繩,先放細索再放粗索,倒騰好幾遍,順利解決難題。
“修索道這個活,好漢子不稀干,賴漢子干不了!”徐帥說,這是個苦活累活,他和工友們奔波在全國、全世界的各個工地,風餐露宿,全年在家不超過一個月,十分辛苦。
“這個活,好漢子可能也干不了。”泰建集團董事長亓玉政說,建設索道,不僅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挑山工的可貴品質。
憑著這股精氣神兒,泰安索道人的足跡已遍布祖國大江南北。1983年,從國內首條高山客運索道——泰山索道起步,到線路最長的貴州梅花山索道,到海拔最高的達古冰川索道,到高差最大的大理蒼山洗馬潭索道,到最險的華山索道,到第一條海南猴島跨海索道,目前,全國已建成的近千條大型客運索道中,泰建索道人承建了70%以上。
如今,他們的工程還延伸到了也門、蒙古、朝鮮等國家。
(大眾報業記者 姜言明 劉國林 劉濤 報道)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