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第35個“愛鳥周”,主題為:依法保護鳥類,建設美麗中國。為迎接“愛鳥周”的到來,4月15日,我區組織開展了“知我東營,愛我家鄉—濕地之旅”科普活動,共有來自市勝利第四小學的220名師生參加活動。
活動中,我們創新科普形式,采取“講解員帶老師,老師帶學生”的方式,利用師生之間心理、情感上的親近感,將“濕地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東方白鸛之鄉”、“中國黑嘴鷗之鄉”、“鳥類的國際機場”以及“濕地的生態功能”等重點知識進行快速傳播和高效吸收,并通過老師將知識帶回校園,拓寬傳播方式和渠道,從而實現“移動博物館”的概念。在現場輔以黃河口鳥類知識競賽和互動問答環節,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了愛鳥護鳥的保護意識。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一起為守護鳥類的生存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鳥周”起源于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于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確定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教育宣傳活動。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各地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1992年國務院批準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定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山東省自1982年開始確定了每年的4月23日—29日為“愛鳥周”,已經成功舉辦了34屆。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