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至4月間,在以臺兒莊為核心的蘇北、魯南地區,進行了一次抗日戰爭中堪稱經典的反法西斯戰役,這就是著名的臺兒莊血戰。這次戰役是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等民族英雄直接指揮,以中國軍隊傷亡失蹤7500人的代價取得斃敵11984名、繳獲無數的重大勝利。 臺兒莊大捷,又稱臺兒莊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臺兒莊。臺兒莊戰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臺兒莊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 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將領指揮。戰役期間,中國抗戰最高統帥蔣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視察、督導、調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蔣介石在臺兒莊戰斗最激烈的時刻親赴臺兒莊南站觀戰,并親自勉勵池峰城,前線將士因而士氣大振,大大增強了前線將士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