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推動傳統工藝振興,慶祝首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宣傳貫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喜迎農歷猴年新春,展現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由山東省文化廳主辦,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 “山東省傳統工藝精品展演展示活動”在省文化館舉辦。
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而寶貴。山東是工藝美術大省,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種豐富,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彩陶、黑陶、青銅器、刺繡、雕刻、風箏等都有上千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百年以上的品種也有上百種。山東工藝美術品種主要包括:抽紗刺繡(工藝家紡)、地毯、草柳制品、琉璃料器、美術陶瓷、金屬工藝、雕塑工藝、玩具、花畫工藝、民間工藝、首飾及其他工藝品等12大類,116個品種。
本次展覽邀請與春節年俗文化密切相關的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采取圖文并茂、精品實物展示、傳承人和傳統技藝大師現場互動演示相結合的方式,精選了萊蕪錫雕、曲阜楷木雕刻、博山雨點釉、聶家莊泥塑、嶧縣傳統青銅器、王家園子醋、萊蕪干烘茶、東阿阿膠、福牌阿膠、濰坊風箏、膠東花餑餑、東昌葫蘆雕刻、高密剪紙、東昌木板年畫、安家莊梁氏正骨、糖畫、剪影、魯錦、濰縣布玩具、藍印花布、郎莊面塑等精品實物1000余件。
在本次展覽活動中,20多位代表性傳承人和傳統技藝大師表演了他們精湛的手工技藝,尤其是萊蕪錫雕代表性傳承人王圣良在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情況下,依然參加這次活動,令人感動,所參展錫雕作品制作精良,巧奪天工,令人贊嘆不已。活動還進行了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來自濟南各小學的近300多名學生以及山東電視臺的小記者們對傳承人進行了互動交流和采訪。在膠東花餑餑、糖畫、剪影、東昌木版年畫、山亭皮影等展示框前都圍得水泄不通,現場氣氛熱烈,王家園子醋、萊蕪干烘茶、濰縣布玩具、糖畫表演等項目深受群眾的喜歡,很多展品被搶購一空。
本次展覽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濃厚氛圍,使更多的民眾了解了非遺、感受到了傳統工藝的無窮魅力,在農歷猴年到來之際,為廣大群眾奉獻一份地道的非遺工藝“大餐”,本次展覽活動將持續到3月10日。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