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山東省文化廳幫扶鄆城縣黃集鄉黃集村的“第一書記”張峰,把精心挑選出的42只優質母山羊,分發給了21家貧困戶,這些羊將作為村里貧困戶的“致富羊”。為了做好這項扶貧工作,張峰先后調研、忙碌了3個多月,把精準扶貧的工作做到了細致入微。
脫貧大會21戶貧困戶領到了“致富羊”
12月10日下午,鄆城縣黃集鄉黃集村村委大院里熱鬧非凡,幫扶黃集村山東省文化廳第二輪“第一書記”張峰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組織村里21戶貧困戶代表,舉行了黃集村扶持貧困戶養羊脫貧誓師大會。“響應黨號召,吹響集結號,比學趕幫超,致富摘貧帽。”張峰向貧困戶代表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扶貧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號召全體貧困戶組織集結起來,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早日脫貧致富。
在脫貧大會上,21戶貧困戶交納了押金并簽署了《鄆城縣黃集村貧困戶接受扶持養羊承諾書》,承諾通過養殖母山羊繁殖山羊,擴大再生產,進行生產自救達到脫貧目標。同時,黃集村三名村干部分別作為責任人簽署了《黃集村村干部扶貧責任書》,各自負責負責7戶貧困戶脫貧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監督貧困戶實施養殖母山羊項目,并保證所負責貧困戶一年脫貧,兩年任期內不返貧。
張峰對大眾網記者說,下一步,他將推動建立黃集村養羊合作社,促進本村養羊項目穩定發展。
為做好農村精準扶貧,“第一書記”工作細致入微
養殖母山羊繁殖是黃集村貫徹精準扶貧方針的主要項目之一,“不搞大水漫灌,扶真貧”是扶貧的原則,為了做好這項工作,“第一書記”做了細微的工作。
張峰向大眾網記者介紹,考慮到本村貧困戶大多為老弱病殘,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走訪,他確定了購買易于家養、散養、牽養年齡在兩年以下的母山羊作為養殖品種,并帶領村兩委和本村養羊專業戶共同去梁山縣精選了42只優質母山羊。為了保證母羊分配公平,張峰給買來的母羊打上耳號,回來后按照價格高低搭配成21組,由21戶貧困戶一起公開抓鬮,對號選羊。
同樣,怎么挑選出真正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也是張峰認真考慮的問題。從8月開始,張峰帶領村兩委對村貧困戶進行了梳理,廣泛征求黨員和村民代表意見,確定扶持本村21戶貧困戶養殖母山羊,并于10月18日將名單張榜公示1個月,接受全體村民監督。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