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坐落于泰山南麓,金山之陽。始建于1953年,占地80余畝,依山而建,借山造勢,山、陵一體,氣勢恢宏,是一處設施完善的公園化、園林化陵園。陵園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是集中展示泰安光榮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的場所,是“褒揚先烈、教育后人”的重要基地。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1988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先后被國家民政部、山東省、泰安市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山東省黨員教育基地”。
陵園入口處建有高7.7米、寬14.8米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三拱式仿古牌坊,拾級而上2200平方米的悼念廣場位于陵園中央,在廣場北側象征建國40周年的40級臺階上,高達34米的紀念碑巍然聳立 ,碑體為三支步槍的抽象造型,寓意"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革命真理,上面銘刻著毛澤東同志的手跡“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鎦金大字,碑座正面是長達12米、寬2.2米的整幅浮雕,北面鑲嵌著13.28平方米的泰山紅大理石鐫刻的紀念碑文,東西兩側是立體花環浮雕,瞻仰者可環碑祭掃,也可由此步入墓區。墓區安葬著514名烈士,墓區以長140米的甬道為中線,14座花崗巖大墓和500座青磚墓分置兩側,甬道北端是白麻大理石尾碑,尾碑上有毛澤東手書"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鎦金大字。800平方米的革命史展覽館位于悼念廣場西側,陳展由泰汶星火、抗戰壯歌、解放風云、光耀泰山四部分組成,運用文字、圖片、實物、場景、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再現了泰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奮斗歷程。
2013年,在泰安市岱岳區滿莊鎮金牛山新建泰安革命烈士陵園第二墓區,建有烈士墓407座,是我市又一個集烈士褒揚、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紅色旅游于一體的生態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