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山東泰安東平縣彭集鎮南城子村東北大汶河下游
詳細介紹
戴村壩愛國教育基地隸屬于東平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占地約600畝,其中博物館面積2500平方米,工作人員26人,志愿者40人。該基地愛國教育制度完善,內容豐富充實,愛國教育效果顯著,是水工文化、運河文化展示的實物標本。
戴村壩位于山東省東平縣境內,大汶河和大清河的交界處,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戴村壩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泰安市科普教育基地,是京杭大運河的心臟樞紐工程,被譽為“大運河之心”、“中國古代第一壩”。
戴村壩為南北向,略呈弧形,分為主石壩、竇公堤、灰土壩三部分,全長1599.5米,其設計思想、建筑構造、功能作用堪稱“三絕”,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驚世智慧。毛澤東主席稱贊戴村壩“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依托戴村壩建有戴村壩博物館。博物館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建造,由序廳、運河之心、戴壩修筑、科學治水、治水名人、運興東平,以及3D影院組成,通過文物、模型、圖片等多種形式,輔以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戴村壩悠久的歷史和卓絕的設計思想,展現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