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魯西南烈士陵園坐落在新石器時代至漢代文化遺存安陵堌堆之上,占地120畝。1943年冬,中共魯西南地委、魯西南專署為紀念在王廠血戰中為國捐軀的抗日烈士動工興建。之后,在魯西南革命根據地斗爭中犧牲的烈士多安葬于此。建國后,又陸續接納了抗美援朝、對越自衛還擊戰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目前是菏澤市建園最早,保存最好,安葬革命烈士最多,也是著名英烈最多的一處陵園。
魯西南烈士陵園共安葬革命烈士10000余名。著名烈士有華北抗日民軍的創建者、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魯西南專署專員劉齊濱,繼任專員袁復榮,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魯西南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石鈞、王雪靜等。
2013年陵園規劃布局為“一園、一軸、一館、十區”(一園:烈士陵園、一軸:南北軸線、一館:魯西南革命紀念館、十區:陵園管理區、安陵堌堆區、廣場紀念區、休閑區、著名烈士墓區等)。主要紀念設施有魯西南革命紀念館、魯西南革命英雄紀念碑、魯西南抗日烈士紀念碑亭、愛國自衛戰爭殉難烈士紀念碑亭、紀念廣場、魯西南烈士公墓碑亭、著名烈士墓區、有名烈士墓區、無名烈士墓區等。
1988年,該陵園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第三批“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4年被確定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2015年8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2016年8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